家在苏南无锡,距宿迁390公里;原单位在北京,距宿迁780公里;他为什么落户苏北宿迁?
编制在yl6809永利官网,工作在洋河股份,“双落户”人才是怎样一个工作状态?
一个联结学校和企业的人,会给学校服务地方和企校共建带来什么样的“生化反应”?
……
也许脑中想的问题太多,所以开车去洋河股份采访的时候,开到了“知味停车”,而不是那栋气派的20层洋河办公大楼。
跟葛向阳博士约采访,是在人事处的张俞科长打过招呼之后,2月28日把采访提纲传给了他。不过,他之后就一直出差,我也在忙着写其他稿件,到4月7日在洋河股份他的办公室见面,历时一个多月。采访过程一波三折,如同葛博士学的专业“发酵工程”,采访也需要记者与被采访者发生“生化反应”。
穆如春风,洋河学院的落地生根
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“博士后工作站”处。
洋河学院启动很早,2020年12月2日,yl6809永利官网就与洋河股份签订战略合作协议,正式启动学院建设。这也是学校转制后首个校企合作办学成果。
2021年5月12日,葛向阳正式从中国酒类协会“双落户”至yl6809永利官网与洋河股份,即编制在yl6809永利官网,工作地点在洋河股份,那一年他47岁。5月13日,yl6809永利官网与洋河股份举行洋河学院揭牌仪式,他全程参加了双方系列对接活动。
谈及落户宿迁的原因,葛向阳告诉记者,“2018年7月开始到北京中国酒类协会工作。北京离家较远,家里老人年事已高,也就想着回来。刚好洋河这时候也想邀请他重新加盟,加之yl6809永利官网也在筹建洋河学院,但是没有生物工程方面的专业人才。”几个方面的因素叠加在一起,促成了他重返宿迁的决心。其实,缘分早在13年前就结下了。2010年葛向阳江南大学发酵工程博士毕业,洋河是他博士后工作站的第一站。
“双落户”是新鲜事物,葛向阳的的落户也略有不同。他不是直接落户在信息工程学院,而是先暂时挂在了教务处。洋河学院正式成立后,申请生物工作专业就摆上了日程。所以,葛向阳告诉记者,他为学校做的第一件事,就是申请生物工程专业。
对于这个专业对校企双方的重要性,葛向阳有自己的理解,“洋河股份与yl6809永利官网的深度合作,生物工程专业是个桥梁。”
意义重大,挑战也大。“当时学校的状况,专业的师资缺乏,生物专业相关的实验条件,即硬件设施也比较缺乏。”专业带头人不够,葛向阳找母校江南大学帮忙,搭建外部专家团队;学校教学团队不足,葛向阳把洋河的科研团队利用起来,建设混合师资队伍,并设计洋河学院的共建模式;教学的实验室硬件设施,早期则干脆以洋河为主,建设教学实验基地。这样的一番操作下来,生物工程专业的申请自然水到渠成。经过半年多的紧张筹备,2022年3月,生物工程专业如愿申请下来;同年9月,生物工程第一批学生入校,洋河学院终于有了真正意义上自己专业的学生。
专业批下来了,葛博士与学校原教务处处长吴绍兵开始紧锣密鼓招聘人才。朱永强、靳志强、姜谦等人都是他们招聘进来的。靳志强老师是“70后”,朱永强老师和姜谦老师都是“80后”,团队年龄梯次结构合理;从职称上看,也涵盖讲师、副教授、教授,科研冲击力也比较强。谈到团队的时候,葛博士的喜悦溢于言表,“没事就小聚一下,既交流学术,也交流感情,团队现在相处的比较融洽。”他告诉记者。
中国农业大学的靳志强博士面试最早,是2021年3月17日;江南大学的姜谦博士面试时间是2021年6月3日;2021年9月29日,浙江大学毕业的朱永强博士才加入团队。 虽然过去了很长时间,但是葛博士仍然记得很清楚。那时,面试任务很重,加上疫情,都是线上一起开视频会议面试。
一杯之重,酿造(食品)制造业创新中心与“风味·健康·智慧”的研究方向
葛博士告诉记者,他在洋河股份做的第一件事,是创建酿造(食品)制造业创新中心。“这个中心由省工信厅指导,洋河牵头组建,yl6809永利官网是三家技术支持单位之一,其它两家是江南大学和白酒质量监督检测中心。”葛博士告诉记者,洋河这栋办公楼的15、16、17三层马上装修,成为5000平米的创新中心,其中1000平方米左右,是专门培养学生做专业实验的培训中心,还有一部分是生物工程相关专业老师的科研平台。
对于为什么成立这个中心,虽然听了葛博士的介绍,但还是似懂非懂,于是向他要了这个中心支撑联盟的章程。联盟宗旨是这样写的:推动从“田头到餐桌”,从“种子到产品”的食品全产业链现代化创新发展,构建江苏省生物食品全产业链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体系,促进政、产、学、研、用等各方面资源要素高效整合,实现省内生物食品产业优势互补、分工协作,促进江苏省生物食品产业发展成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产业高地。
因为谈到了科研平台,采访间隙,葛博士告诉记者,朱永强博士现在已经利用酒厂的科研设备在做科研课题。
采访之初,我就向葛博士询问他的准确职务名称,他是洋河股份技术中心副总经理兼技术中心研究院院长。所以,他重回洋河后,做的第二件事,就是确定了洋河酒的研究方向----风味、健康、智慧。
“白酒是风味食品,中国白酒最复杂,用更先进的设备、更先进的理念,把白酒风味物质研究的更透。为什么确定健康的理念呢?酒怎么喝健康,酒里有没有健康因子。白酒是传统产业,要用智慧化、智能化的装备来改造传统工艺,实现智慧化酿造,实现高效、高品质。目前60%-70%能达到智慧,核心发酵部分,肌理不清晰,还得最后攻关。”葛博士向记者解释了为什么确定这6个字作为研究方向。行业协会的身份,使葛向阳对于白酒行业情况比较熟悉,每个酒厂的风格也比较知晓,所以也有利于他们确定科研方向。
葛博士对白酒产业整体情况如数家珍。“白酒行业总产量是下滑的,但产值和利润是逐年增多的。这意味着,人们喝酒喝少了,但喝酒喝得好了。高品质、高价值的产品追求不光是喝酒人的理想,也是科研人员的目标。”
采访中,能看出葛博士得心应手的工作状态。“2010年带领的那个科研团队,现在大部分已是酒厂的中层,现在再次相聚在一起,工作非常顺畅,合作非常愉快。”也正因如此,他们围绕中国白酒行业“生态、健康、智能”发展大方向,以科技研发赋能传统酿造,“基于绵柔型白酒品质提升的复合风味曲创制与应用”“绵柔型白酒对细胞自噬及抗氧化效应的研究”及“固态白酒酿造数字化技术集成研究与产业化应用”三项重大研究成果通过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组织的专家鉴定,达到国际领先水平。
至道之腴,本科生享受研究生的培养模式,“双落户”带来的校企合作“生化反应”
校企合作的“生化反应”强度,从学生对生物专业的自信心可以看出来。葛向阳特意提到,2022年生物专业第一批学生进校后,刚好赶上“农民丰收节”,信息工程学院带着生物专业的学生来洋河酒厂参观,既感受现代化的酿造工艺,也感受这个行业所拥有的力量,极大培养了生物专业学生的自信心。一位信息工程学院的老师说,“本来是有几名学生要转专业的,可参观结束后,学生打消了转专业的念头。”
行业树立信心后,就是专家走进课堂。2022年9月生物专业的学生进校后,葛向阳亲自给这个新专业的学生讲“专业导论”,是每周二的三四节;2023年春季学期,葛博士则负责第19周的专业实习课程。
当然,走进课堂的不只葛博士一人。他对自己牵头制定的学生人才培养方案津津乐道,因为这是一个群策群力的过程。“学校教务处、人事处、洋河股份人力资源中心等部门坐在一起,多次开会研讨,形成了3+1人才培养方案,即校内培养3年,企业实践1年。学生最后一年将在洋河股份生产、技术、管理、质检等多个岗位实习并完成毕业设计。”采访时,葛向阳说,徐德书记、潘志明校长等多位校领导亲自参与培养方案设计,并提出具体建议,方案经过多次集体讨论后才最终敲定。
在采访中,我提出了一个问题:“这个培养方案,与国内其它大学生物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最大的不同在哪里?”
葛向阳略有沉吟后说:“一年的时间内,酒厂的高级技术人员,不但要给学生上课,还要亲自带学生的毕业设计,完全类似传统‘师徒制’的培养方式,相当于硕士生导师制,提前带一年,这是其它学校很难实现和做到的。”据了解,首批生物专业50名学生。“酒厂56名专职研究人员,相当于一人带一个。这些研究人员学历大部分都是研究生,这也符合学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办学特色。”葛向阳认为。另外,采访中,葛博士还特别提到,“这些科研人员在参与制定学生培养方案的时候,都特别兴奋,都珍惜这难得的诲人师尊”。
采访的最后,葛向阳谈及对未来的设想,信心满怀。第一年是补基础,校企都是如此,时间段是2022年至2023年;2023年至2024年,则是上台阶阶段,在获奖、成果表达、联合培养学生模式等多个方面,再上新台阶。第三阶段,是超一流阶段,教学模式、科研成果、人才队伍建设几个方面达到行业顶尖水平。
“得超茅台啊,得有理想和壮志。”葛向阳毫不隐瞒自己的雄心壮志。信心构建来自多个方面,但葛向阳比较看重的,是手里的设备“武器”。2022年,洋河股份光引进设备花了1000多万。其中,全二维飞行时间质谱仪、第二代基因测序仪、细胞分析仪器三个设备是葛博士的宝儿。谈到这时,感觉葛博士底气很足,“今年,就是要用这三个仪器出成果。”
临走前,葛博士还对“双落户”的政策提了个建议。他认为,“双落户”人员要在企业能独当一面,这样才能有说服力,才能把企业资源最大化地与学校合作。
一个人的“双落户”,不单单是建起一个专业,更大的作用,也许是其连通的“桥梁”。